季节到了深秋,气侯逐渐转凉,鱼体增重,池塘载鱼量明显加大,同时因投饵、施肥、用药等引起水体环境变化,且秋季气候多变,雾霾天较多,光照相对减少,易造成缺氧浮头,另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而易导致的水质恶化。为此,后期池塘养殖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1.控制水质。使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p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cm,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2.要及时注换水。外源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定期加注新水,每次不超20cm左右;外源水质较差时,可以在晴好天气,使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如EM菌等;在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使用消毒杀菌剂,以防杀灭有益菌而影响生物制剂的调节水质效果。3.要适时使用增氧设备,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间开启增氧机,保持池中溶氧,预防缺氧浮头发生,以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加强施肥管理,确保生长和保膘。十月份平均气温仍然维持在22°C以上,是鱼类生长旺季,肥料投入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强。不仅可为鱼类生长提供充足天然饵料,而且可保膘增肥,为鱼类顺利越冬奠定基础。
三、加强饲喂管理,增强鱼体抗病力。要实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饵原则。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饵料要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新鲜不变质,保证鱼吃饱吃好而又不浪费,以免污染水质,同时还要根据不同鱼类的食性及营养需求合理投喂饵料。
四、加强病害防治,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秋季返热可能成为鱼类又一个发病高峰期,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水体消毒可采用菌毒双杀、二氧化氯、菌毒绝杀或溴氯海因等全池泼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用以防治细菌性鱼病。可视水质情况适量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一旦发生病害,应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