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谢靓)11月7日下午,一场关于构建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议政会在北京市政协召开,多个民主党派北京市委和市工商联一致认为,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需要设立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监管机构建设、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多重保障。
民革北京市委认为,保障食品安全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和严格执法做起,“老百姓关心的不是食品抽检合格率,而是不合格的能引起多大危害,建议一方面加强法律法规的落实,另一方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加大违法惩戒力度。”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建议加快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和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处理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本地数据。民进北京市委认为,“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监管体系中,需要健全区县和乡镇农业服务机构,“我市多数乡镇仍处于"缺人员、缺手段"状况,建议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建设。”对于监管机构建设,农工党北京市委建议设立北京市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并尽量避免检验机构的重复建设。
台盟北京市委则建议建立农产品原产地溯源检测及信用体系,并设立统一的投诉举报热线电话。北京市工商联认为,应把食品安全监管和发展食品产业结合,培育食品产业集群,促进首都食品产业向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