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昨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与9月12日相比,11月6日,全国猪肉价格降幅已超过6%。全国31个省区市猪肉价格均下降,重庆、湖北、广西的降幅居前,在8%至15%之间。
随着肉价的下跌,各界对年末CPI回落的预期开始加强。那么,“猪”能否不负众望完成拉低今年CPI的使命呢?今年最后两个月CPI将呈现怎样的涨跌趋势?
对此,业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CPI将回落至5%的一方指出,10月起以猪肉为主的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地下降,这预示着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反对方则认为,猪肉价格很有可能在本月中下旬恢复上涨,CPI会持续承压。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调控下,CPI年底必然回落,一方面,由于6月猪肉价格大涨引发的养殖热潮使存栏量仍然充足,另一方面,进口猪肉大增也拉低了国内肉价,所以肉价下跌的趋势至少会延续4个月。此外,马文峰表示,玉米是猪的主要饲料,国家粮食局曾要求中储粮公司在11月底前将370余万吨玉米轮换出库,这将直接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国内生猪供应偏紧局面仍未改观,此次猪肉价格下跌也并非拐点,彻底回落预计要到明年春节后。
尽管看法不同,但二者关于CPI涨跌的基点几乎都放在猪肉价格上,但马文峰指出了一个悖论,即为了控制通胀,政府推出了紧缩性货币政策,而紧缩货币政策又会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以及影响猪肉加工企业的资金运作,从而降低猪肉的供应量,导致食品价格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又成了通胀加剧的直接原因。《国际金融报》史燕君 实习生 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