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二:认证乱
代理机构承诺交4万可获认证
据了解,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已累计检查食品农产品认证机构808家次、获证企业22717家次。目前,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从2004年的36家已减少到现在的24家,七年减少了三分之一。
不过,上海一家不愿具名的认证机构透露,事实上,可以认证的远不止24家。有些认证机构,比如总部在北京,其在各个省份都可能有办事处,而这些办事处,可以独立审核,颁发有机食品认证。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能查到的认证机构外,市场上还活跃着大批代理机构。“只要肯出钱,弄出来的就是有机认证。”按照线索,记者以茶商的身份找到一家北京的代理公司。按照正常途径,茶叶生产基地的首次有机认证,自申报开始,必须经过2-3年的土地转换期。而电话里,这家公司承诺,只需要半年时间,全部认证程序走完,费用4万多元,保证“搞到的是正规的有机认证。”客户所做的只是提供企业证照和盖章签字等工作。
“就算是通过有机认证的商家,卖出的也未必全都是有机食品。”上海食品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有机蔬菜用肉眼很难分辨。但有机食品生产过程复杂、周期长、动用人工多、产量低,加上消费者大都不认识真正的有机食品,于是,利用普通食品冒充有机食品便成为一些商家普遍采用的做法。生产商为取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往往在小块地上,生产经过严格程序控制的有机食品,一旦获得了认证,有了标签后,就对普通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其成本远远低于从源头开始的有机食品生产。
乱象三:缺监管
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指出,政府部门应保证对企业的监管和制约,在评定具有认证资质单位的同时,还要建立淘汰机制,适时清除不达标的认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