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显示,在大型超市购物遇到问题时,66.4%的人会“和超市工作人员交涉”;23.6%的人会“找消协投诉”;12.7%的人会“报警,请公安机关处理”;9.9%的人会“找媒体曝光”;5.3%的人会“打官司”。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一(25.7%)的人表示会“忍气吞声,少惹麻烦”。
青岛市某企业员工张鑫,曾在当地一家超市买过一件背心,标明促销价28元,出来结账时他发现收了40元。“我看了好几遍标签,不可能看错的。我本来想退,可看到后面那么多人排队,又觉得不好意思,还是付账了。”
过了几天,张鑫看到电视新闻曝光超市“价格陷阱”,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也被涮了。这让他感觉“很受伤”,“我原本很信赖这些大超市,平时去一趟都跟去个旅游点似的,没想到大超市也会骗人。”
81.1%的人日常生活离不开大型连锁超市
尽管乱象频出,但调查发现,仍有81.1%的人表示自己日常生活离不开大型连锁超市,其中35.5%的人“差不多什么都到大超市买”,45.6%的人表示“有些依赖,但不严重”。只有18.9%的人表示“离得开”。
北京大学华人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华都商学院研究部主任杜烨认为,一些大型超市不像一般商店那样赚取差价获得利润,而是靠挤占上游利润——先通过低价把顾客黏住,当有了很大的顾客量,反过来找供货商收钱。现在很多供货商对大超市都有抵触情绪,但又不能不进,因为整个渠道已经被垄断了。商家要想进超市,得经过层层克扣,所有的环节都得打点。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就无序化了。
“另外,垄断到了一定程度,这些超市就会欺负消费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店大欺客。它已经把竞争对手都挤死了,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还能指望它不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多钱吗?”杜烨说。
企业公民委员会总干事刘卫华分析,超市乱象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一个重要原因是超市是“窗口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人们几乎天天都要进超市,超市和消费者的关系太密切了。正因为如此,超市更应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调查中,57.9%的人表示买日用品经常会去“大型国际连锁超市”;68.7%的人经常去“国内中小超市”;41.3%的人经常去“各种便利店”;20.3%的人去“居民区小卖部”。
为何人们会去大型连锁超市购物?理由依次是:货全,选择余地大(71.0%);促销活动优惠大,吸引人(53.6%);购物环境比较舒服(40.2%);品牌效应(35.5%);离家近,比较方便(32.5%)。还有13.6%的人是因为“购物卡所限,不得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