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17 星期二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食品资讯 > 新闻评论 >正文
“问题血燕”背后的“养生迷失”
2011-08-22 东方网 作者: 潘益大 浏览次数: 1122次
[导读]对“问题血燕”的长久泛滥于市,大多评论归结为监管缺失。这样的分析当然万无一失,但血燕事件的成因却另有复杂因素。

  此次“问题血燕”的曝光极具爆发力,短短数日间,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执法部门雷厉风行,名目繁多的毒燕窝纷纷下架。在上海一家保健品市场,面对执法人员的查问,燕窝店老板吞吞吐吐说不清货品来源,只能无奈接受检测。

  对“问题血燕”的长久泛滥于市,大多评论归结为监管缺失。这样的分析当然万无一失,但血燕事件的成因却另有复杂因素。

  所谓血燕的来历,既有金丝燕吐血而成之说,也有岩洞矿物质渗透到燕窝之说,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得到科学依据的支持。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真正的血燕产量非常低,采摘又困难,根本形成不了市场,甚至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当地人也难得一见,可目前中国市场上血燕的年消耗量竟达500吨之多。当“吃燕窝的人比筑窝的燕子还多”时,一个庞大的血燕制假产业链便应运而生,成为流传了几十年的惊天骗局。

  事实上,在我国从来就不存在燕窝的质量检测、食用安全、添加剂适应范围等国家规定标准。何况燕窝既为食品,又兼药品,还是滋补品,更属舶来品,“四品”集于一身之下,别说本无监管主体,就算有,又谁来协调各方关系,而不至于造成“灯下黑”式的监管真空?历来“九龙治水水更乱”,或者“十几个监管部门管不住一个高尔夫球场”,都是由于监管主体不明、监管机制失效、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位造成的。就血燕而言,既国标付阙于前,又需求旺盛于后,制度的空白于是成为催生“问题血燕”的温床。

  加之企业诚信的普遍性失范,更为“问题血燕”的大行其道推波助澜。明知血燕是用燕粪加热熏制而成,明知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有害健康,明知名贵补品已蜕变为自己不吃的“毒品”,凡有良知的经营者理应收手约束自己,可眼红血燕的利润远高于白燕,造假成本又低,暴利诱惑之下谁还把消费者的死活放心上。可以说,正是成千上万无良经销商利令智昏,昧着良心赚黑心钱,才使得“问题血燕”愈演愈烈,严重败坏了市场风气。

  也有例外。胡庆余堂国药号也曾卖过血燕,但从两年前停止销售,原来他们恪守这样一条药品销售的原则,即顾客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必须能够做出回答,既然血燕的“内在物质到底是什么,血燕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我们都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也没有能力去辨别真伪,所以我们不敢销售这个产品。”面对一家诚实守信的企业,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道德自律精神的可贵,奈何这样的企业如今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问题血燕”流毒社会,不仅缘于无良卖家的见利忘义、违法兜售,当下养生文化的落后、养生观念的扭曲、养生市场的混乱,也为其俘虏人心、攫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中国食品信息网(chinafoods.com.cn|chinafoods.net.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 - 2011 鲁ICP备11016616号-3
本站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之,经查证后三天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