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自杀”西瓜……说起食品安全,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上述问题食品。而如果坐下来仔细数一数,就会发现,水、油、菜、肉,目前都已出现问题产品,每个关心自己健康的人都会忍不住问一句:“究竟还有什么是能吃的?”
带着这个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食品科学与营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里特博士。
食品加工的操作空间扩大了
第一财经日报: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的条件也大有改观,为什么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年代、食品卫生已相对改善的年代,食品卫生、食品安全事件反而层出不穷,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李里特:从数量上来讲,在过去的年代,食品安全事件比现在要多得多,食物中毒、拉肚子,比现在要普遍得多,只是那时人民还比较穷,生活水平比现在低,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增强了,在这方面的知识也丰富了。过去,人们在聚餐后拉肚子,不当回事,拉完就过去了,但现在叫食物中毒。而一提中毒,大家就容易紧张,甚至和环境问题、添加剂等问题联系起来,引起人群的不安心理。
此外,在过去,由于科技条件的限制,人们得了病,也不知道和食物有什么关系。而现在科技进步了,不仅能查出病灶,对疾病与食物的联系也知道得更清楚,因此,人们对食品安全也就更加敏感。
第二个原因,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加工的操作空间扩大了,再加上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些企业就铤而走险,出现了违反使用或滥用某些技术,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比如做肉肠的企业,用淀粉冒充猪肉,但在使用了添加剂之后,能使产品的口感和真正的肉肠一样,甚至更好。当然,他这样做,不一定存在安全问题,但这是一种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