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黑木耳,如何成就大产业
2012-01-10
林业局 作者:
Superman 浏览次数:
85842次
[导读]中国绿色时报1月9日报道:(记者牟景君)黑木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到商场、饭店,小到每个家庭,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在黑龙江,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小黑木耳却成就了一个大产业。“土专家”成了“致富能手”黄秀琴是东宁县闹枝沟林场一名普通的女职工…
中国绿色时报1月9日报道:(记者牟景君)黑木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到商场、饭店,小到每个家庭,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在黑龙江,就是这不起眼的小小黑木耳却成就了一个大产业。
“土专家”成了“致富能手”
黄秀琴是东宁县闹枝沟林场一名普通的女职工,今年49岁。2007年,在林场的鼓励与扶持下,黄秀琴与其他3户职工搞起地栽黑木耳,每户栽植1万袋,当年就取得好收成,每户纯收入1万元左右。他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林场职工,大家纷纷尝试地栽黑木耳栽培,规模逐渐扩大。如今,林场30多名职工生产地栽木耳年产量已经超过100万袋。黄秀琴的种植规模每年都保持在春耳4万袋,秋耳1万袋,年收入有六七万元。
石长友是东宁镇北河沿村地栽种植木耳大户,也是东宁县少有的几个率先发展小孔地栽木耳的种植户,他还是第一批使用菌棒培育木耳菌的生产户。2007年,当全县地栽木耳如火如荼开展起来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要发展地栽木耳。虽然起步晚,但他一开始就发展起小孔地栽木耳,利润从3万元一直到今年的15.6万元。如今的北河沿村已成为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园区,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东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小小的黑木耳已走进千家万户。
2010年,东宁县黑木耳产量占全省的40%,全国的20%。全县102个村全部开展食用菌生产,带动1.8万户4万多人从事黑木耳产业,其中生产规模超3000万袋的村1个,超2000万袋的村6个,超1000万袋的村19个。2011年全县种植黑木耳13.988亿袋,产量突破5.6万吨,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2011年,东宁县黑木耳总产值达30亿元,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70%以上,所得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率超过80%,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就达1.3万元。
2011年,东宁县又开始新的尝试——在国家级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园,地栽木耳变成了塑料大棚内的挂袋栽植。据业内人士介绍,这项技术既可利用大棚的增温作用令木耳上市时间提前,又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销售价格。在园区的带动下,东宁县目前已推广木耳栽培技术20多项。
举全县之力发展黑木耳
小小的木耳成为一个大产业,是几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县之力发展黑木耳的结果。为解决黑木耳种植、加工等产业环节遇到的困难,东宁县先后出台扶持黑木耳种植、加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2700万元建设13个标准化示范园区,拿出10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建设24家菌包厂,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4个食用菌研究所、1个国家示范园区、22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同时还协调金融机构低息信贷1亿元扶持菌农生产,设立200万元技术创新经费,用于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增强产业发展后劲。2001年东宁县投资2200万元,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这是黑龙江省最早建立的木耳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