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醋门”到“酱油门”,短短一周内媒体的两则消息,让调味品行业卷入“勾兑”漩涡,遭遇一场前所未见的信任危机—白酒勾兑的现象已不鲜见,而陈醋与酱油又相继“沦陷”。假如连酱油、食醋和白酒这样的“餐厨三宝”都已进入“勾兑时代”,是否真的还有按照传统酿造方法制成的调味品?
老镇江人张秋艳至今还保留着打醋、酱油、老酒的习惯,“超市里的袋装酒勾兑得最厉害,一点酒的醇香都没有。”
长久以来,镇江有排队打酱油的“民俗”。每逢春节特供,中山西路84号,老恒顺酱醋厂门市部前,动辄几千上万人提壶携罐,排起长龙。“近来,到处都在说勾兑,我的几个邻居重新拿起醋壶,跟着我打醋了。”张秋艳说。
“陈醋门”发生后,在“醋”名远扬的江苏省镇江市,占据国内醋业半壁江山的“老字号”恒顺醋业向公众作出“保证”:恒顺醋是100%酿造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
“决不让一滴冰醋酸流入我们的车间。”8月30日,镇江市第二大制醋企业丹和醋业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业内唯一一家纯手工酿造、不添加防腐剂,且陈酿时间超过1年的制醋企业。
既然如此,镇江是否绝无勾兑醋?
并不尽然。早在2004年12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披露,镇江市恒穗、恒汉、恒露、恒泰、丹玉醋厂以及江南醋业等企业涉嫌生产“问题醋”。
据调查,这些厂家以发霉变质的粳米为原料,酿制时大量兑水,而后由于“醋味”不足,又添加冰醋酸以提高酸度。其中,江南醋业直接使用工业冰醋酸勾兑。
不久后,恒汉、恒泰醋厂、江南醋业等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然而,直到现在,“勾兑”的情况仍不可避免。
时代周报记者在镇江采访时,镇江一家大型醋企质检部长林凡(化名)告诉记者,“除了几家规模企业,小型民企、家庭作坊的产品中,90%都是配制醋。好几次,我接到醋厂小老板的求助电话,说他们的醋放在太阳下晒坏了。这些大多是配制醋,而且,酿制食醋的含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