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07年至2010年,上海绿铭累计完成处置废弃食用油脂仅1400多吨,平均每个月的处置量还不及当初设计的一天的处置量。
另一家处置企业上海中器,自2009年3月正式投产以来,累计处置废弃食用油脂5658吨,其中,2009年处置1763吨、2010年处置3895.19吨。
生产一吨生物柴油亏损1500元
地沟油原料紧缺和收购价格飞涨成为两家企业产能放空的直接原因。
根据2005年两家处置企业与上海市废管处签订的 《废弃食用油脂处置协议》规定,收运单位送到处置企业的地沟油收购价为每吨1200元人民币。自2008年1月起,如果协议任何一方认为有必要调整收购价,将协商制定或由权威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上海中器技术总监杨建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处置单位、收运单位和废管处三方每月召开一次定价会,地沟油收购价几乎每个月都有调整,9月份的指导价已经达到4900多元/吨。
王关龙给记者算了笔账:收购价4900多元/吨,去掉10%的杂质和水分、10%的出油率后,仅原料成本就要6000元/吨,再加上辅料、设备折旧、工资、水电气等,一吨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至少7500元,而生物柴油的出厂价为6000元/吨,也就是说每生产一吨至少要亏损1500多元。
“地沟油是垃圾,垃圾不是商品,就不应该采取市场机制,应该是计划机制,地沟油才能得到控制,否则就存在重返餐桌的危险。”王关龙说。
今年4月,上海中器向上海市市容环卫局废管处提交 《关于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缺料停产的紧急报告》,指出企业由于日处置量严重短缺,致使产能放空,能耗、单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地沟油收运价格涨幅较快,致使企业巨额亏损。“去年亏损了800多万元。”杨建斌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