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常吃的黄花鱼,从大海里被渔民捕捞上来时每斤的成本仅为4元左右。等到了市民餐桌,同样一斤黄花鱼,价格就涨到了20多元一斤,质量好的甚至要二十七八元。海鲜从被渔民捕捞上来到端上市民餐桌,中间要倒几次手?经过几道加价环节?
捕捞上船
每斤卖4元才能保本
44岁的徐克森,一身黝黑的皮肤,一看就知道是个地道的渔民。家住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的徐克森,祖上几代都以出海打鱼为生。
将鱼捕捞上船后,船老板一般都要开始算账了:要算上柴油、人工、船员吃喝、养船等成本,把这些分摊到捕捞来的海货身上,就得出了每斤鱼的保底价。比如,一艘捕捞到五六千斤黄花鱼的捕捞船,每斤黄花鱼至少要卖到4元钱,才能保证不赔本。
海上收购
谁出的价高鱼归谁
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柴油等费用大幅上涨,为节约成本,同时提高捕捞效率,捕捞船在海上捕到的海货不再直接靠岸出售,而是由专门的收购船运回出售。
沙子口渔港码头的李启程手底下有三条收购船。李启程说,现在黄花鱼在海上的收购价是每斤10元左右,好一点的能达到每斤11元。
成本每斤4元左右,最终的收购价怎么加到了每斤10元了呢?“跟拍卖会类似,谁出的价高,鱼就归谁。”徐克森说,现在海货很稀缺,大家为了不白跑一趟,纷纷被迫加价。
逢年过节,收购船的老板一般会到“船老大”家里“坐坐”,送电视、送冰箱、送洗衣机等都不稀奇,请客吃饭、送烟送酒更是常有的事。这早已是行业内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