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质监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2011-09-27
中国质量报 作者:
姚延敏 浏览次数:
719次
[导读] 近年来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使百姓陷入了不知还能吃什么的困惑。“如何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成了食品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时下天津市质监局施行的疏堵结合的监管方式,为重建市民食品安全信心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一次次食品安全事件,使百姓陷入了不知还能吃什么的困惑。“如何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成了食品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时下天津市质监局施行的疏堵结合的监管方式,为重建市民食品安全信心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原来饮料是这样生产出来的,这下喝着可放心多了。”这是天津市民赵女士在参加天津市质监局和天津检验检疫局联合开展的“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后发出的感叹。记者了解到,每次活动,天津质检部门都会邀请30~60名消费者代表参与。活动的重点大都集中在食品生产车间。记者发现,这种全透明式的参观活动对参观者重建食品安全信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神奇功效。在参观天津一饮料生产企业时,在30多分钟的时间里,参观者们看到了一瓶饮料从原料输送、添加剂注入、装瓶封箱的“诞生”全过程。一位参观者当即表示,他看到食品添加剂的添加全部都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添加,自己的心里放心了不少。有的参观者也表示,参加活动后知道现在食品生产都是自动化、全封闭的,人员进入生产车间还要经过严格的消毒除菌程序,这使他们感到放心多了。据了解,为了使更多消费者重建食品安全信心,该活动已排至明年,周期为每月一次。
此外,为了方便市民辨识食品添加剂,天津市质监局在其官方网站开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查询系统,提供标准GB2760-2011中的食品添加剂名称、适用范围等项目查询服务。消费者对照购买食品的成分表,就可初步得知该商品所加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范围。这一系列的疏导措施使天津市民对自己身处的食品安全形势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
近来,天津市质监局高密度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着力消除食品安全的隐患。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天津市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生产规模小、内部管理差的问题,2011年1月1日,天津市质监局大幅提高了食品生产许可准入门槛,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的意见》,从生产条件、厂房、人员、环境等方面首次量化了食品生产许可准入条件,并严格开展了证前抽查、证后复审、许可资质清理等工作,把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挡在了许可大门之外。据统计,今年1~6月份,天津市质监局共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证前抽查涉及52家企业63张证书,不予行政许可30家,涉及40张证书。共派出审查组20组,完成食品生产许可证后复审企业44家。通过严格许可审查,共注销不符合要求的食品生产许可证252张,是2010年同期注册证书数量413.1%。对全市19家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严格实施了生产许可条件重审,14家企业通过审查,5家被淘汰。
在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方面,天津市质监局绝不手软。日前,天津市南开区质监局接到群众举报,向阳路有一生产糕点黑作坊。接到举报后,该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赶赴现场。到达现场时,该作坊大门紧锁,生产人员已逃匿。接连几日,执法人员连续蹲守,采用明察暗访等方式打探作坊生产情况,取得了宝贵的影像证据。经过初步调查,该作坊负责人不能提供任何合法有效生产资质,属典型的无证生产黑窝点。执法人员随即依法将其非法生产的40余箱成品、半成品糕点,以及原辅材料500公斤、必备生产设备17台套、汽车1辆予以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