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1月10日消息(记者刘飞 见习记者于子敬)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的相关展品,比如通过软件和图像识别实现的垃圾智能分类技术以及分类垃圾桶、压缩垃圾桶等都仿佛到了“主场”,颇受关注。
今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截至九月底,上海市每天可回收物回收量、湿垃圾分出量、干垃圾处置量以及有害垃圾分出量都比去年有显著增长。处罚方面,截至10月20日,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已依法查处生活垃圾分类案件2657起,罚款金额超过130万元。
这堪称“最严条例”的规定施行四个月后,面对每天上万吨的垃圾,上海市民干、湿垃圾“拎得清”了吗?当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要如何解决?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一群背挎网红垃圾分类四格包的志愿者穿梭在会场周边,指导行人进行垃圾分类。从十九年前率先试水,到如今立法执行,上海的垃圾分类是一个不断尝试、积极革新的过程。
上海市将垃圾分成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按要求,湿垃圾分类投放必须“破袋”,也就是不能包在塑料垃圾袋里扔掉。过程中,免不了弄脏手,沾上味儿。为此,不少小区在垃圾箱旁装上了洗手池。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总工程师朱心军表示,高手在民间,“破袋以后,便于志愿者识别垃圾是不是正确分类了。垃圾袋作为干垃圾处置。很多小区在边上配了一个洗手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群众发明了‘破袋神器’,各种各样的,全都是群众的个人智慧,每个小区都不一样”。
如今在上海,外卖送餐也开始明确标注菜品重量,减少源头浪费。
朱心军告诉记者:“据统计大概30%点外卖勾选不要配送餐具,这样也是从源头减少了垃圾分类的产生量。”
除了分类投放,“定时定点”投放也给上海提出了新要求。居民只有在固定时间段内前往投放点位才能投放垃圾,与此同时,公共场所、公交车上的垃圾桶悄悄消失了。
上海浦东新区金高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施政介绍:“垃圾分类以后我们把桶撤掉了。最初也遇到很多投诉的,‘拎两个包还要拎个垃圾袋,垃圾袋把人弄脏了心情很不好’。必须要执行的,我们用软性的服务把它补充好,比如我们公交车上会提供餐巾纸、湿纸巾,站点会有分类垃圾桶。”
而在“定时”的要求下,怎样让早出晚归的上班族不掉队?“错时垃圾箱”应运而生,这需要根据小区的空间条件、居民原有的投放习惯、小区及垃圾房位置和志愿者人数等因素来合理确定。朱心军表示,在硬性约束和人性服务之间找到平衡,考验的是社区基层治理能力。“定时定点这个方向要坚持不变,也要因地制宜。后来在指导意见里面明确,增加误时投放点。后来又发现一个问题,误时投放点变成了一个乱扔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提出工作要求,对于误时投放点也要加强管理。”
四个多月来,上海垃圾分类效果到底怎样?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环卫管理处副处长齐玉梅表示,远超预期,“八、九千个小区,通过调查,发现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正确参与率达到了90%以上,分类的实效远超预期。目前,干湿分类基本稳定在每天8千多吨。”
生活垃圾分类分得更好了,再生资源处理也需跟上。部分再生资源处理中心表示,垃圾接收量在《条例》实施后显著增加,状态已由“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
城市垃圾转运基地从过去的横卧式料槽改成了如今的垂直转运,垃圾直接从二楼料口倾倒进一楼的集装箱。上海城投环境集团徐浦基地总经理唐建英介绍,在这里,明面上已经看不到垃圾,取而代之的是一组组数据和一张张电子眼抓拍到的错分画面。
“终端所用的就是生活垃圾可追溯性,它是可视性、数据化的。我们在每个竖式泊位后面都装了一套垃圾品质监控系统,通过全息抓拍,让前端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品质。我们会把影像资料留下来,反馈给前端。”唐建英说。
今年启用的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实时反映16个区各作业环节的垃圾数量、分类质量、生产调度等数据,实现了对垃圾路径的全程追踪,并显示垃圾末端的处置信息,为城市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介绍:“开发了一个总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时知道我们上海瞬间产生的湿垃圾是多少、干垃圾是多少,大数据的积累对政府管理的决策是有好处的。”
7月1日以来,上海进入末端的垃圾种类、产量和理化特性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截至9月底,上海市可回收物回收量已达到每天5605吨,湿垃圾分出量达到每天9009吨,较2018年底增长13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每天15275吨,相比2018年底减少26%。朱心军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成效稳步提升,“整区域”推进模式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