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1 星期一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食品资讯 > 国内热闻 >正文
辣条乱象曝光后 国家标准就要来
2019-03-30 上游新闻 作者: 浏览次数: 156次
[导读]辣条乱象曝光后 国家标准就要来

    “吃包辣条,压压惊。”3.15晚会之后,面对辣条行业“辣眼睛”的曝光,消费者纷纷不“淡定”了。各地也掀起了一场辣条风暴。作为“网红”零食,辣条深受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喜爱,催生了一个高达600亿元的市场。一边是辣条因食品安全受到诟病,一边是金丝猴、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企业纷纷进军该领域。此次辣条行业掀起“风暴”,会推动优质辣条的崛起吗?

  辣条=5毛零食?错!
  2到5元产品市场份额达55%
  3.15晚会曝光了“虾扯蛋”辣条的生产车间,油污四溅、脏乱不堪,并且只有面粉和调味用的添加剂,没有所谓的虾和蛋。而这样的5毛零食却广受中小学生欢迎,细思极恐。
  记者走访发现,在重庆南岸区多家学校附近的便利店、超市有少数辣条品牌在售,并未出现被曝光产品,价格在4到6元一包,主要以卫龙、贤哥等品牌为主。
  据了解,调味面制品产业广泛分布在湖南、河南、河北、四川、重庆等十几个省市,主要产区在河南和湖南。2016年调味面制品行业的年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100多亿元增至330亿元,市场销售额从170多亿元增至510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调味面制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除了作坊式产品,该行业还涌入了不少知名品牌。卫龙就屡屡因前卫的营销走红网络,成功把辣条变成了一种时尚零食。此外,还迎来了金丝猴、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入局者。辣条产品也从面筋,衍生出了辣棒、辣片、亲嘴烧、魔芋爽等一系列食品。
  5毛零食只是辣条市场中的一部分,随着众多品牌加快布局,辣条正逐渐从低端零食向中高端转型。据相关数据显示,市面上“五毛”包装的调味面制品由2010年的81%已经锐减到2016年的8%,而2到5元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到了总量的55%。
  辣条乱象怎么治?
  应尽快出台统一生产标准
  之所以行业会出现食品安全乱象,与全国尚无统一标准脱不开关系。
  记者了解到,2007年,湖南把辣条定义为“挤压式糕点”并出台相应食品安全标准。同年,河南也出台了同类食品安全标准,辣条的定义是“调味面制品”。而在重庆,2017年9月新修订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味面制品》,对辣条生产进行了标准规范。
  作为重庆本土辣条企业,麻辣多拿曾推出过多款“网红”辣条产品。
  重庆麻辣多拿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侯小康告诉记者:“此次315晚会的曝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辣条行业发展参差不齐,小厂林立,入行门槛低的问题。这些都是长期、普遍存在的,国家亟需出台行业标准,规范行业。”
  他指出,重庆面制品行业标准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7年9月起,重庆的辣条就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但在全国竞争中,重庆产的辣条成本较高,在良莠不齐的市场环境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是冲击也是机遇
  未来两到三年内行业将加速洗牌
  “此次行业出现的风波,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品控严格的企业是机遇,而且能引起整个行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侯小康说。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极低的零售终端价格,再加上作坊式生产,产品可以说没有任何健康性可言,但却受到众多中小学生喜爱,因此出现了众多乱象。而要解决这一乱象,只靠在学校周边禁售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学校、家长等各方协作,做好食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此外,还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并且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他指出,目前辣条行业的乱象是触目惊心的,随着新国标的出台,未来辣条行业将进入洗牌期,将朝着健康、规范、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预计会在两到三年内完成。
  【新闻背景】
  相关国家标准即将出台
  据了解,2018年5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征求意见稿),俗称辣条国标。征求意见稿显示,相关标准拟从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致病菌限量、其他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6大方面,对辣条产品提出相关技术和指标要求。
  此后2018年12月4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14次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了2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含修改单),其中包括《辣条》等1项食品产品标准。有报道指出,随着行业乱象被曝光,辣条国标有望于2019年上半年出台。
  而在辣条主产地之一河南省,由于3.15曝光了开封市部分学校周边“辣条”等“五毛食品”围校,以及两家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该省市场监管局宣布相关企业产品一律召回、下架、封存、停产停业,并且在辣条国标出台前,全省暂停审批新的“辣条”生产企业。
 

食品信息网(chinafoods.com.cn|chinafoods.net.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 - 2011 鲁ICP备11016616号-3
本站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之,经查证后三天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