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取消了实施31年之久的牛奶配额制。此举意味着欧盟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奶农可自行决定产量,未来将有更多的进口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这期间国产乳企表现出了超出想象的自信。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欧盟的牛奶配额制正式取消,会加大欧洲乳品对中国的出口量,会对中国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助于中国乳品企业的改革升级。
发现洋品牌觊觎中国市场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乳业的重磅消息如浪潮一般袭来,“倒奶”的气息还没过去,一纸欧盟废除牛奶配额的消息接踵而来。欧盟委员会农业政策新闻发言人丹尼尔·罗萨里奥认为,如今取消牛奶配额是为了使欧盟国家的牛奶生产者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业内人士预测,受去年乌克兰危机影响,中国市场将成为欧盟牛奶的下一个出路。
国外乳企的“野心”早在此前就显露端倪。不久前,美国奶粉生产厂商美赞臣首席执行官Kasper
Jakobsen在与华尔街分析师关于一季报的交流中,毫不回避对于中国市场的期许,并在201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美赞臣荷兰工厂的产能在未来数个季度将会增加。
一些国外乳企已经陆续通过电商、一些长期合作的零售门店和经过挑选的母婴店等通路进行分销。
今年1月,德国最大的乳制品制造商DMK乳业公司新闻发言人科尔德斯的直接表态称,DMK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为在中国市场立足进行前期准备。
不久后,辉山乳业发布公告,与荷兰皇家菲仕兰设立合营公司在中国产销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一事,已获得商务部批准,双方各占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
新规遏制洋奶粉任性涨价
虽然欧洲乳制品“野心勃勃”,但对由于国内乳企造成冲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曾公开表示,他们对中国的乳制品出口量会增加,但是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其可能会对中国市场造成的冲击。
欧盟牛奶配额制度的废黜,大批进口奶粉的涌入,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不小便利。更多人愿意相信,这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让更多劣质奶粉失去生存的土壤,无影遁形。与之相比的,则是近些年洋奶粉频频借“配方升级”提价的阴影。而日前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婴幼儿奶粉配方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这意味着今后洋奶粉再也不能以“配方升级”而任意涨价,洋奶粉价格虚高现象有望遏制,种种条件,无不令人拍手叫好。
但事实往往出人预料,5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显示,对进口样品抽检20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批次,全部来自欧洲国家。其中,原产西班牙的宝露芬品牌乳粉和原产奥地利的Hole品牌乳粉,维生素A的检测结果,都不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存在一般风险。近几年来,雀巢、雅培等外资品牌也不断被媒体曝光,产品中疑似混入异物。进口奶粉频频失足,这让原本不平静的中国乳业市场更加扑朔迷离。
应对国产奶粉降价迎战
进口奶粉来势汹汹,但国产品牌并未像人们料想的那样惶惶不安。三元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回应很简单,“该怎么做,还一如既往地做”。此前,君乐宝奶粉相关人士在回应媒体时也表示:“品质与产地无关、与价格无关”,力挺国产乳业。
在面对即将汹涌而来的欧盟及美国乳品,国内乳企已经进入备战状态,而应对主要策略莫过于进口品牌的短板——价格。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大超市乳制品开始了新一轮“价格大战”,而一些知名国产品牌,甚至推出了“百元产品”,诚意十足。虽然在销量上不及进口奶粉,但已经初见成效。
虽然国产乳品在奶源质量、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上可以比肩甚至超过欧盟标准已成为业界不争的事实,政府相关部门也落实了多项乳业发展的措施及政策,但民众仍然知之甚少。竞争的加剧也让国内的乳制品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发力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巴氏奶很可能成为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全球有20多个国家开始涉足常温奶,但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市场而开设的,被俗称为“特供中国常温奶”,这也为更多国产乳企增加了“翻身”信心。
记者手记 请给国产乳品一个机会
国产乳企多年来一直上演着“步步惊心”的戏码:涨价,老百姓说你黑心;降价,老百姓疑你心虚。甚至许多行业都以此为前车,动辄大谈“如果做得不好,就会面临国产乳业一般的囹圄。”
欧盟牛奶配额制度的废除,让更多人有了抵制国产乳品的底气。这里我想说一句小的时候听过一句土话,叫做“偏藤(疼)的果子不上色”,意思是说,你倍加喜爱的东西,往往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好。进口奶粉只是在“三聚氰胺”的对比下被世人贴上了“放心”的标签,而其中的不合格因素虽被不断曝光,但却被国人有意忽略。事实上,欧盟废除牛奶配额只是乳业市场发展的冰山一角。
就如人的惰性一样,当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里,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来“搅局”,只会故步自封。“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给国产乳品一个机会,整个乳制品市场才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