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国《世界日报》12月26日报道,泰国食品院、泰国商会及泰国工业院报告,初期评估此次特大水灾对食品产业造成约500亿铢的损失。全国共有1,300家食品工厂受灾,相当于总数的15%,其中有350家受到严重冲击。同时还使30多家包装工厂、调味料工厂等相关产业造成影响。受灾工厂主要分布在曼谷地区、佛统府、暖武里府、巴吞他尼府、大城府及龙仔厝府。
食品院负责人乃碧透露,重新评估2011年食品出口总值为9,630亿铢,同比攀升20%,而2012年的食品出口将明显放缓成长,出口价值估9,710亿铢,增长率仅0.8%。受到水灾的影响,导致部分食品工厂停工达3个月,加上运输困难,使泰国流失圣诞节的商机,影响本季食品出口放缓。如果食品产业能够得到官方的支持及促进,看好出口前景将逐渐好转,并保持“世界厨房”的美誉。
乃碧指出,2011年1-11月泰米出口1,010万吨,同比增加26%,看好全年泰米出口量将达到1,050万吨。不过,对泰米售价仍高于竞争对手国而感到担忧,包括越南和印度,导致泰国难于竞争,尤其是蒸米。自从印度开放私企出口食米后,印度不断侵蚀泰国的蒸米市场。
针对国内米价,乃碧认为目前已达到最高峰,尽管水灾冲毁1,200万莱农田,但是能够在3-4个月加快种植代替。展望2012年的整体经济前景,仍存在欧债危机、欧元汇率波动等风险因素,所以必须小心商品出口的货款问题,可能出现支付延误或无法收款的问题,将对泰国进出口造成影响。
责任编辑:sup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