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晚间,上海福喜涉嫌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被上海媒体曝光。作为在华有着上亿消费者的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洋快餐”企业的原料供应商,福喜的此次丑闻引爆了舆论,甚至触动了西方媒体的神经。
路透社、纽约时报等西媒纷纷撰文报道此次事件。然而,这些报道无一例外地对上海福喜实为美国福喜集团(OSI Group)子公司的事实,进行了有意地弱化甚至回避。不仅没有问责事故主体福喜集团的管理失误,也没有质疑“洋快餐”企业的质量监控,却转而攻击中国食品法律的不完善。西方媒体质疑焦点如此“跑偏”,原因究竟何在?
在路透社7月30日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为何总是慢半拍?》为题对福喜事件的报道中,着重强调了这次丑闻所凸显出的“中国食品行业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而全文却只字未提“上海福喜”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奥罗拉市的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事实。
并且,报道中丝毫没有对麦当劳等大型国外快餐品牌在此次事件中的品质监管失察提出质疑,反而强调以中国作为最大市场的百胜集团可能遭受的巨大影响,暗示洋快餐品牌也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报道称,“在这些成千上万整洁明亮、被中国消费者认为供应品质可靠的餐厅背后,却是一个监管匮乏、审计不足的加工厂大军制成的供应链”。报道中甚至引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的表态,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现有监管体系“不起作用”。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失误的反思,反而被用作当事方的“挡箭牌”,使本应处于问题漩涡中心的美国福喜集团和“洋快餐”品牌得以逃脱质疑和追问。
美国《纽约时报》7月28日题为《快餐食品供应商暂停中国工厂生产》的报道中,尽管作者提及了福喜集团为上海福喜的母公司这一事实,但是却引用福喜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麦大卫(David G. McDonald)的话为福喜集团背书,称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与福喜内部对最高标准、流程和规定的要求“完全不符”。
既然与规定要求“完全不符”,那么这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又为何会发生?福喜集团是否应当对此负主要责任?而这样的说辞又出于什么目的?这样一些关键的问题,报道中都没有提到。 报道中还称,福喜集团表示,中国工厂的运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性”,各区域独立运营,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国际化的标准可以被打破。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人满意。作为一家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声称有着严格原料把控体系的跨国公司,福喜集团何以对子公司的丑闻毫不知情?就算是运营结构分散,难道就可以以子公司的“自治”为借口为母公司开脱责任了吗?
尽管信息是真实客观的,但信息的拣选、组合却是可以形成态度、甚至扭曲事实真相的。毫无疑问,西媒这样的报道背离他们一贯标榜的所谓“中立”。
7月23日,《纽约时报》刊登的另一篇文章则完全将福喜集团应负的责任撇的一干二净。这篇题为《中国食品安全仍面临巨大阻碍》的报道指出,中国近年来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花大力试图改革,但仍然不见好转,并将现在的中国比作1906年在肉类加工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美国。
文章引用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授、国际食品保护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ood Protection)主席唐夏弗纳(Don Schaffner)的话说,“中国人深深地渴望它回到正轨,但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通篇只在一小段的末尾提到出事的上海福喜加工厂隶属于美国福喜集团,而之后就对其母公司应负的责任闭口不谈,甚至开始莫名其妙地指责中国因为饲料添加剂问题,对美国猪肉及其他食品进口的禁止和限制。
文章表示,中国限制和禁止美国食品进口,尽管自己还在“为最近一系列的食品污染问题担忧,包括国产大米,瓶装水和酱油”。这是回避问题的关键,顾左右而言他,甚至倒打一耙。
接下来,文章所讨论的问题更加偏离事件的核心。为了证明中国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控体系的不完善,文中甚至开始赞扬美国疾病防御与控制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控体系是如何的先进和严格。 之后,作者的逻辑变得更加不可理喻,引用夏佛纳教授的话说,“越来越多的美国食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或许能带来好处。虽然它们引起了公众对本周过期肉丑闻等事件的警惕,但是它们也拥有让事情走上正轨的专业知识。”
试问,此次出问题的上海福喜是不是一家“美国食品企业”的子公司?而这样一个美国食品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究竟是如何运用专业技术和知识“改善”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的?
上海福喜,这样一个身在中国、却“货真价实”的外资企业,在西媒的报道中却被有意模糊成了一个在中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现实情况下、不规范生产的中国肉类加工厂。而包括美国福喜集团的管理漏洞,以及肯德基等“洋快餐”的企业责任,也在对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盘点的大背景下,被忽略和无视。 西方媒体质疑焦点屡屡“跑偏”所暴露出来的,是它们对中国根深蒂固地抱有成见,对自身盲目自信,以及对事实真相骄傲地漠视。